我算是個愛書之人。至少我身邊的人如此認爲,我也深信如此。

前天收到了一位同是喜愛閲讀的網友遠道寄來的3本書和一片DVD,心中既是歡喜感恩,卻又感到一絲憂慮。這三本都是好書啊!有卡森的經典《傷心咖啡館之歌》、瑪格麗特·艾特伍德的《與死者協商》和城邦出版的《迷詭 Vol4:伊坂幸太郎特輯》。可是,想到房内成堆的、還未閲讀的書,有些甚至是去年年中購買的小説,我就覺得懊惱、慚愧。依我現在的閲讀速度與集中力而言,什麽是才能看完呢?

想起學生時代的勤奮閲讀,現在的我還真有愧于愛書之人的稱呼。以前,一星期固定最少會看一本書,即使在一星期内看個34本也不在話下;但是現在,常常兩個星期也未必看完一本小説,更勿論較具思考性的哲學類書籍和(偏)學術書了。

這個月頭休假回來時,還立下大志,要在這個12月看完放置超過一年了的《偷書賊》和《傳信人》,還有細讀傅佩榮教授的《哲學與人生》,重讀《蘇菲的世界》(以前是跳著看的),以及終于在今年八月買到的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。計劃在閲讀小説之餘,開啓哲學的大門,培養自己的慧根。結果至今,《偷書賊》只翻閲了幾頁,其它的還整整齊齊地待在原位。

反省之後,我發現自己在開始工作後,閲讀的速度與素質可説是每況愈下!下班之後不是上網打機,就是瀏覽論壇,看別人罵這個,批那個的。創建了臉書賬號后,更是沉迷于網絡。打開電腦便是種菜、哈拉,往往一天的時間就此過去。思及自己尚且如此,再不敢感嘆別人離開學校后都不看書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並非批評其它休閒活動不好,而是個人認爲閲讀一本有深度的好書,可使我感到充實和飽滿。若說與朋友歡聚會讓細胞愉快地跳動,那麽閲讀則讓我感到周圍的空氣變得飽和、結實,像處在一個顆漲滿空氣的球體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自認為不是一個懂得玩,懂得享受人生的人,只是一個每天宅在家裏上網的干物女。人生最大的樂趣是睡覺、上網、閲讀。前兩者雖佔我的空閒時間最多,當下也給我感到舒服愜意,但之後的感受反差甚大。總會覺得自己又浪費了一大段寶貴的時間,一無所獲。然後埋怨自己爲了睡懶覺或無故挂在網上,而置一大堆書不讀,抑或沒寫到一段文字。惟閲讀一本好書會讓我覺得滿足。即使如此,埋怨之後仍然依舊如故。唉!只能説是太無聊的書我不想看,想看有深度的書卻又覺得太累了,而睡覺和上網卻無需費神,故常沉迷于此吧,或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嘮嘮叨叨地寫了一大篇的文字,希望真能就此確確實實地反省。希望……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灰色幽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